
网络拍卖纠纷不少?
网络拍卖可节省许多经营成本,消费者也可不限时间方便购物;不过,网络拍卖纠纷却不少,根据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调查,消费者遭遇的网络拍卖问题,以货品规格与实际不符最多。台湾消基会曾接获58件有关网络拍卖纠纷申诉案件,尤其是当购物需透过虚拟网络刊登的照片及文字叙述来辨识时,往往发生与实际物品有明显差异,或者有恶意诈欺情形。为了解消费者在网络拍卖交易过程的实际遭遇,消基会在5月16日至21日,进行问卷调查,一共回收326份。消基会指出,在调查对象中,有百分之八十五点八九的消费者回答曾经利用拍卖网站购物;有百分之三十点零六消费者曾经遇上「卖方货品规格、说明与实际货品不符」;百分之十三点一九的消费者曾经遇上「瑕疵货品,卖方却不赔偿」。 百分之十一点三五的消费者曾经遇上「付了钱却未收到货品」;百分之十一零四消费者曾经遇上「业者拿仿冒品伪充真品贩卖」;百分之十点四三的消费者曾经遇上「下标后,卖方却反悔不出售」。其他问题还包括交货迟延、网页告知内容不正确等。货比三家后,再决定是否下标购买,切勿冲动,消费后务必复制下标订货的网页内容,留下证据,供作日后消费产生纠纷时的申诉依据。